【碼農泡#3】人生醍醐味,有閱歷才能寫作嗎?
前言
想寫作的人,是不是經常遇到身邊的人說:「你又 沒有什麼人生經歷,憑什麼 寫作?你寫得出那種 深度 嗎?」
相信大家會因此感到挫折,自我懷疑,信心備受打擊。甚至因此感到焦慮,從而否定個人能力──對,我年紀這麼小,又沒有吃過苦頭,吃的苦還沒有人多,所以我絕對寫不出來有深度的東西!
但,新醬陳醬,各有千秋。杜甫李白也不是到老才創作,那些豪情壯志、意氣風發的作品,真的是打仗跟受盡磨難來的?張愛玲、瓊瑤等,乃至於現在網路小說家們,最負盛名的創作時期,很多都集中在16-20歲左右!
難道這些年輕人就是百受磨難,吃過很多苦頭,才寫得出恢弘動人的作品嗎?
>> 作品深度的標準,是有標準可循的?還是另有學問在其中?行不行,誰說的算?
不聽老人言,吃虧在眼前
寫作最需要的是什麼?墨墨會說:靈感。
其實很多人把靈感、題材、還有閱歷混為一談,認為有閱歷才知道要寫什麼,但這真的是對的嗎?
>> 如果把小說比喻成一幅畫,靈感鑄就圖畫的線條與框架;而閱歷,才是將圖畫渲染出更加色彩繽紛的助益。沒有靈感、沒有想寫的點子。人生閱歷再怎麼豐厚,也不知道要如何表達。
以墨墨的解讀,還有跟長輩們交流的經驗來看。他們覺得年輕作家的特色在於 天馬行空,可當需要紀實文學的時候,卻並沒有辦法些出讓人 顫慄 或 共鳴 的作品。或者要說當 挖深 人物角色的厚度時,往往很難寫出讓人覺得為之一亮的 內涵 。
但其實這方面是完全可以 通過其他方法 來彌補的。
也或者說, 這個問題嚴格說起來並不存在。
因為就現行經驗來看,如果人生閱歷的厚度不夠,對人性不夠了解,其實我們可以通過 閱讀、通過 採訪、通過 看影片、通過 各種管道 來賦予自己充沛的寫作能量和深度。
>>否則尋找有演技的童星、或是演員,又該如何辦到電影中那些曲折的演技、豐滿自己的角色呢?
當年的環境與情況的確會讓年輕的作者有些瓶頸,不過現在的我們獲取資源的方法太過充沛。尤其是碰上特殊的題材要取材,甚至都還能直面當事人,或是找紀錄片來做觀看,然後將自己投入其中引發共鳴來創作。
所以墨墨想說的是,老人言是重要的,長輩們的話確實也有其道理,但不用全盤接受。
>>吃虧當吃補?其實 並不是 每一句你寫下的劇情,都需要親自體悟過,才能夠寫的好、寫的出來的唷。
ex. 很多 Youtube上有採訪影片,或是別人剪輯的主題精華。Netflix與國家地理雜誌頻道上也有許多諸如F1賽車、古文明解析。Medium上有很多優質文章,報名線上課程,或是收聽podcast,也是吸收課外知識非常好的途徑!
↑↑↑ 不過上面那些是給家長看的,其實很多網路小說、甚至是漫畫(ex.《銀之匙》、《神之水滴》),也是很好的知識來源啊!之前墨墨就是因為這樣,反手安利了年長的小夥伴與長輩們,讓他們看到不一樣的精彩哈!
ps. 如果想要知道墨墨的 自我充實清單,很歡迎留言許願,或許之後可以整理出來跟大家做分享喔!
閱歷不夠,專業來湊
在寫作這條路上,各種題材很多。該如何寫的與眾不同,很多時候應該要以個人最 擅長 的點去做切入。
比如我們不擅長紀實文學沒關係,但我們可以從自己的專業角度出發,寫出職場上的關係與變化啊!(ex. Legal high、急診室的春天等)尤其越少見、專業性越高的類別,就越能夠引人入勝,讓人充滿興趣,並且具有高無法取代性。
網路小說這幾年就出現很多這類型的創作:建築師、律師、法官、法醫、刑偵、冰刀、游泳競技、田徑比賽、國標舞等等。即便文筆不夠,又或者故事的邏輯不夠嚴縝。但是這其中的精彩,還有相關的趣味和角色的豐滿度,那又完全是不一樣的煙火。
所以,在沒有靈感,在被人說專業性不夠的時候。不乏回頭想想,自己有沒有什麼擅長的東西?或是有興趣的、願意單點挖深的主題?要是有的話,完全可以從這點下手,讓他變成自己最為與眾不同的特色。
有人會問,墨墨,我就是個學生,我不知道我有什麼專業性可以寫——
不不,伙計,你們可知道校園戀歌、青春校園、或是校園奇幻等,也是相當熱門的分類嗎?(ex. 《校花的貼身高手》、《混亂男女學園》、《黃泉之狩》、《城隍賽米絲物語》、《特傳》)所以寫都不是問題,只要不妨礙你的日常生活,好好專注自己寫得出來、擅長的部份,也是其他人完全無法比擬的優勢唷!
ps.畢竟,多的是奇怪的叔叔阿姨們,喜歡看校園文回味當年啊(代溝也要看的那種)
沒有完美的創作
在創作這個領域裡面,墨墨想告訴會一直猶豫不決,或是期待自己可以準備好的人一句話──沒有完美的創作。
這表示你不需要準備好,你也不需要寫興趣量表,不用做心理測驗,更不用準備子彈筆記羅列注意事項(ex.今天情緒不錯、天氣不錯、感覺很對、電腦電量100%、手機已經轉靜音、目前耳邊音樂很正點……)。
開始,就對了。
沒有寫下第一個字,沒有跨出去那一步,你永遠不知道自己會寫出多麼瑰麗壯闊的世界。或是色彩繽紛、讓人溫暖的小清新。也可能是寒冬凜冽,讓人虐得死去活來的暗黑懸疑。
請一定記得,就算修稿成千上萬次,也肯定有錯字或標點符號不對。所以創作必不可能完美,我們也不需要要求完美。臻至藝術,但永遠超越前一天的自己即可。
生活閱歷是什麼?頭頭是道的那些人說得再多,但他們寫的出什麼呢?與其把別人在行動前的批評變成自己的罣礙,還不如藉此為動力,真的寫出什麼讓他們好好看看。
畢竟,打從你動手寫開始,你就已經贏過起跑線上百分之九十的人了。
想想,就是金庸爺爺到這兩年還在重新修訂自己的作品,再版集冊。也就可以知道,連當代大師都寫不出完美作品──咱們這些還在半途飛的小菜鳥,似乎寫個30分的作品也沒啥了不起的不是嗎?
我們也是別人眼中的風景
創意是一枚種子, 而動手創作則會令她發芽。
當你開始耕耘自己的作品後,你的努力也會讓更多人看見,並且成為他們眼中的風景,然後在其心田中埋下下一顆種子。
人生醍醐味,誰品誰滋味。即便相同的腳步,經由不同的人寫出來,也會有完全不一樣的體悟。所以不用怕閱歷比別人少,也不用怕年齡比別人輕。因為我們的優勢從來都不是這個,而是在乎於我們更是一塊尚未被浸透的海綿,可以大量吸收各種知識、擁有最大限度的可塑性,並藉此此書寫出完全不一樣的人生。
在此補充一則激勵人心的新聞,獻給各位踟躕不前的未來作家們:
2009/05/21,一名西班牙馬德里的9歲小男孩,出版了自己的處女作《托克:愛慕虛榮的龍》。書厚38頁,他還親自動手為書畫插圖。
英國《泰晤士報》22日援引出版商合夥人之一哈科沃‧德卡斯特羅的話說:「我們出版這本書,不是因為看中作者年齡小,而是因為這書確實好。」
若您喜歡的話,歡迎按下「喜歡」給我支持並轉發給朋友們。或是“Follow”,讓我在不久的將來,可以提供更多優質的文章給您!
弄墨堂更新頻率為每週二、四,台北晚上時間九點。週末將不定時分享墨墨在寫作時踫上的趣事,或看到不錯的好書。(目前搬文中,可能更新暫時沒有穩定頻率~)
感謝您在忙碌之餘,仍選擇閱讀本文,希望能夠帶給您一些收穫。如果有什麼想法,也很歡迎留言與墨墨分享喔。